神經干細胞聯合GABA能神經元移植治療大鼠海水浸泡腦損傷的初步研究
目的:1.探求單因素抑制Hesl基因表達對人GABA能神經元細胞誘導分化率的影響,尋求一種簡單高效的誘導方法。
2.改進海水浸泡腦損傷大鼠模型制作方法,以求更好的模擬海水浸泡腦損傷。
3.觀察海水浸泡腦損傷大鼠不同時間段腦內炎癥表現,探尋細胞移植治療的適當時間。
4.神經干細胞(NSCs)聯合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經元細胞聯合移植治療對海水浸泡腦損傷大鼠的神經功能損傷的修復作用。
方法:在含有10%胎牛血清的普通分化培養基中添加寡核苷酸鏈“anti-hesl”組成誘導分化培養基,在相同條件下利用誘導分化培養基和普通分化培養基誘導人神經干細胞分化為GABA能神經元細胞,染色鑒定。
對外傷性腦損傷(TBI)大鼠模型的撞針進行相應改進,通過灌腸袋定點滴注的方式模擬海水浸泡,觀察不同浸泡時間對大鼠損傷程度的影響。
按改良方法對大鼠進行造模,造模成功后第24、48、72、96小時灌注取腦組織并進行常規HE染色及針對小膠質細胞的DAB顯色。
觀察局部組織的炎癥反應及中樞系統免疫反應中小膠質細胞的活化,聚集,分布變化。
將NSCs及其誘導的GABA能神經元細胞在改良海水浸泡腦損傷大鼠模型建立后第4天通過立體定向的方式將其移植至大鼠腦內,同樣造模及移植方法對模型大鼠進行單純神經干細胞移植,同時設置單純海水浸泡腦損傷組而不進行細胞移植。
觀察各組大鼠行為學表現及腦組織切片中移植細胞的存活及分布情況。
結果:1.誘導第14天90%-95%細胞已完成分化。
實驗組GABA分化率64.0%,對照組僅16.6%,統計學分析P<0.01。
2.TBI大鼠模型海水浸泡30及45分鐘組存活率100%,60分鐘組存活率20%。
神經功能缺失3級以上,模型45分鐘組為80%,明顯高于其他兩組。
3.大鼠腦損傷后48-72小時:出血,水腫加重;小膠質細胞聚集,活化,其數量較其他時段明顯增高,并有明顯的吞噬行為。
72-96小時腦出血及水腫情況逐漸穩定,小膠質細胞數量減少。
4.細胞治療組神經功能較單純損傷組均有明顯改善。
聯合治療組與神經干細胞治療組相比,在第14—31天神經功能評分(mNSS)優于神經干細胞治療組(P<0.05),在第21天偏癱實驗(LUA)結果優于神經干細胞治療組(P<0.05)。
結論:1.抑制Hesl基因的表達可顯著提高人NSCs誘導分化為GABA能神經元的分化率。
2.改良海水浸泡腦損傷大鼠模型可以較好模擬海水浸泡腦損傷特點,滿足科研需要。
3.腦損傷海水浸泡后72小時內炎癥反應最為強烈,小膠質細胞大量聚集活化,72-96小時后逐漸減弱并趨于平穩。
4.NSCs與GABA能神經元聯合移植對于海水浸泡腦損傷大鼠的運動功能恢復有較好療效,但對其記憶功能恢復效果仍有待探究。